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;如果你是一線陽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;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,你是否堅守了你的崗位。俄國作家高爾基說:工作是一種樂趣時,生活是一種享受;工作是一種義務時,生活則是一種苦役。簡單的話道出了我們應該有的工作態(tài)度:像螺絲釘一樣堅守你的崗位,這是我們工作的責任與義務。的確,作為一名肩負著救死扶傷神圣使命的醫(yī)療工作者,我們沒有理由去懈怠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,對于這一點,我們的馬金春主任為大家做出了良好的領導榜樣作用!充分展現(xiàn)其無私奉獻、行勝于言的高尚醫(yī)德情操!
猶記得在十一節(jié)假日期間,馬主任為了讓科室新婚燕爾的同事能夠多點時間與家人團聚,他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帶頭坐診。十月四號上午,和往常一樣,我們的主任常規(guī)接診了一位云姓47歲女性患者,在經過一系列耐心詳細問診聽診后,馬主任為其進行了心電圖、胃鏡、B超、血常規(guī)等一系列常規(guī)檢查......不知不覺已快到正午時分,在忙碌了一上午過后本該可以松一口氣休息休息了,但出于對每一位病患負責的服務精神理念,馬主任依然堅守崗位耐心等待最后一名患者的檢查結果。
然而等來的卻是一陣急促的敲門聲“馬主任,云姓女性患者心電圖結果提示急性心梗,但病人卻已離開診室”接到心電圖室的醫(yī)生特意前來匯報的口頭危急值,他意識到情況緊急,必須馬上聯(lián)系到這名患者,一想到急性心梗在數分鐘內都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致命的威脅,馬主任毫不猶豫地拿起電話與該名患者取得聯(lián)系,在他看來,這是一通關乎時間與生命賽跑的電話,而這一切都出于一名醫(yī)者本能的使命感。
在電話不通的情況下,馬主任不辭辛苦地來回于門診各個樓層之間尋找,最終在三樓B超室候診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該名患者,在說明情況后,病人卻似乎并未意識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,顯得有些不以為然,然而此時馬主任卻依然沒有放棄,他認真耐心地為患者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其中利弊,病理知識,循循善誘地耐心開導,包括后來患者拒絕馬主任提出的立即住院治療觀察的建議,都被馬主任一一說服。他擔心患者在無家屬陪同的情況下發(fā)生意外,于是親自向導醫(yī)臺借來輪椅和導醫(yī)護士一同護送病人交費,在患者現(xiàn)金不夠的情況下主動為其擔保入院,又全程陪同將其送入心血管內科病房,并時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情況。一路上一直與患者交流溝通,進一步了解病情,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情緒,路遇的醫(yī)生和護士在感到驚訝的同時不禁紛紛為其點贊,感嘆到“在節(jié)假日期間您還在醫(yī)院堅守崗位并親自為病人保駕護航實屬難能可貴!”對于大家的贊揚,馬主任只是微微一笑“我們的行動都源于強烈的使命感,我只是做了一名醫(yī)務工作者該做的分內之事,如果今天我不這樣做,也許我會后悔一輩子”。
直到將病人送入病房完成相關交接的那一刻,他完成了身為一名醫(yī)務工作者的重要使命,同時成功地挽救了一條生命。為此,馬主任犧牲了自己的時間,延誤了多年難得一聚的同學聚會,但他覺得這一切相對于挽救一條生命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事,病人的事才是大事!為病人無私的付出,才是作為一名醫(yī)者救死扶傷應有的驕傲與自豪!
我們的馬主任常常教導我們“要懷揣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快樂工作,使命感會指引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”,以良好的心態(tài)去面對每一個病人,好的情緒會感染,壞的情緒則會傳染,我們需要接收到的是每一位前來就診患者的良好情緒反射弧,加強他們對醫(yī)生的信任感。
所以很多時候,當我看到病人的情況在逐漸改善,病情在一點一點改善的時候,當病人家屬握著我的手對我說謝謝的時候,我內心的快樂和滿足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。而在這之前所歷過的節(jié)日加班,日常加點,那些忙碌與辛苦,痛苦和煎熬,也終將變得美麗而充實。而我們最應該感謝的,還是我們的病人!他們給了我們實踐的機會,讓我們不斷地學習、不斷地改正,長效工作的快樂來源于對工作的不斷理解和勝任。這也是一項不斷自我提升的過程,當我們能從工作中獲得很多樂趣的時候,快樂工作就做到了,讓我們以先驅者的大醫(yī)風范為砥礪,不忘使命,用心去愛這項事業(yè),生活在奮斗之中,在學習中不斷地前進,最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!這才是最大的快樂。
來源:黃石愛康醫(yī)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