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溝通所需的基本要素
身體語言:代表一個人的修養(yǎng)與談話對象的親密程度。
服飾語言:代表一個人的生活態(tài)度與品味。
溝通媒介:電話,微信,微博,面對面等,溝通媒介決定溝通方式。
說話技巧:分清彼此定位,用FFC 法則來當敲門磚。
傾聽藝術:會過濾聽到的信息,并作出適當的反饋。
提問方式:提問引導,打開心靈的窗戶。
團隊協(xié)助:信息累積的越多,對于溝通越是得心應手。
2.傾聽前需要掌握的套路
揚善公堂,歸過私堂
1,肯定總在否定前,否定總在私下講。(表揚在大家面前,批評在私下,并且不要在私下說其他人的不好)
退一步海闊天空
2,先退步,再往前跳。妥協(xié)是雙贏的第一步。(互相對抗,會讓事情總在第一步徘徊,這時需要彼此的妥協(xié),才有可能走入下一階段的溝通)
自然賦予人類一張嘴,兩只耳朵,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。 -蘇格拉底
3.傾聽
抓住聽眾
1,說話的能力,需要良好的口才和淵博的知識(多讀書,多見識,自然聊天會更有話題,只說自己懂的,在溝通中,會讓對方感到無聊)
2,傾聽是一種品德,需要修養(yǎng),忍耐,與對講話者的尊重(思維通過表達展現出來,“說”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。有的人說的你認可,你愿意聽;有的人說的你不認可,你不愿意聽。而聽且忍,是對于傾聽者修養(yǎng)的考驗。)
傾聽的重要性
1,善于傾聽促進溝通,(愿意聽別人講話是一種修養(yǎng))
2,傾聽是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(會聽,能收集很多有用的信息)
3,傾聽有利于知己知彼(傾聽的過程中,不但能獲得信息,還可以評估自己,為最終的溝通目的的達成,加概率)
4,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(不好聽的也可以聽進去,是對傾聽者素養(yǎng)的考驗)
5,傾聽有利于心靈的溝通(聽懂后及時反饋,有利于對方打開心門)
傾聽是溝通的一半。傾聽說話同樣重要。
問題:傾聽和聽見是一回事嗎?
listening=hearing+thinking+paraphrasing
學習=聽到+思考+解讀
影響傾聽的因素:
聽眾角度:知識背景,觀念心理,情趣愛好
說話者角度:地位,身份,表達方式
客觀角度:內容與信息,技巧與環(huán)境
想做好溝通,先得學會聽。而掌握聽的技巧,需要積累與不斷的演練。會有阻礙,得堅持。
4.傾聽障礙要克服
傾聽的層次:
1,聽而不聞,聽了相當于沒聽。一方面是因為聽不懂,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用心聽。
2,選擇傾聽,聽喜歡的話,不喜歡的話,不認可的信息,直接過濾。
3,積極傾聽,理解,解讀,作出反饋,遵守對話禮儀。
4,同理心傾聽,感同深受的用身體,顏色,言語,語氣等來表達對對方的認同。
積極傾聽的定義:聚精會神地傾聽,花時間理解要點,適當的提出問題,不在不恰當的時候打斷別人講話。
積極傾聽的三個階段:
初級水平:如聽懂訂單(記錄基本重要信息)工作崗位:前臺,護士
中級水平:如回答調查問題(談成雙贏成交單)工作崗位:會咨詢的前臺,護士,醫(yī)生)
高級水平:如聽懂法律辯論,(處理危機與糾紛)工作崗位:專家級的醫(yī)生,門店經理。
5.傾聽的不良表現
1,隨意打斷說話人,或轉移話題
2,不保持身體接觸,沒有身體語言
3,保持沉默,沒有適當的回應
4,不耐煩或心不在焉
5,經常質疑和爭辯
6,預設立場與觀點,聽不進別人的話。
6.傾聽技巧五到
耳到 不遺漏信息 做到手上有紙筆隨時去寫
眼到 身體語言 顏色交流,當我們不方便說點什么的事情,要用身體與眼神回饋
口到 適當回應 該說的時候說話
腦到 理解記憶 解讀信息,并轉換到與顧客理解的頻率上
心到 感同身受 真誠,真誠,真誠!!!
來源:華夏醫(yī)界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