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 / news

媒體報道|用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,愛康醫(yī)院無償獻血映證生命平等

        守初心,擔使命,對于醫(yī)務工作者而言,就是要牢記白衣天使“治病救人、救死扶傷”的崇高職責,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和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務。
        黃石愛康醫(yī)院的干部職工和醫(yī)護人員一直用實際行動落實這份光榮的使命,愛康人不但在臨床一線為患者解除病痛之患,而且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(yè),為更多人的健康平安努力獻上一份滾燙的愛心。
        7月9日上午,黃石愛康醫(yī)院2019年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員工無償獻血活動如期舉行。在醫(yī)院6號樓一樓大廳,來自醫(yī)院各部門、各臨床科室以及分院、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中心的60多名獻血者,依次填表登記,量血壓、測心率等合格后,登上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車,擼起袖子獻出自己的熱血,為黃石臨床用血盡一份真心真情。
        參加獻血挽救生命  
        “最近有發(fā)燒、感冒、打針過嗎?”
        “沒有。”
        “早上吃了什么?”
        “還沒來得及吃。”
        “先去吃早餐吧,一會兒就要上車獻血了,千萬不要空腹。”
        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,在每名獻血者填表登記時,都要仔細詢問,認真叮囑。有一位李姓女職工2018年12月29號獻過一次血,距離這一次獻血正好滿了半年時間,聽說能獻血,她很高興。但在詢問中,她透露自己7月4號注射過狂犬疫苗針,工作人員立即指出,這一次不宜獻血,李女士聽罷十分失望 。
        25歲的小陳,來愛康醫(yī)院還不到兩年,是消化內科的一名護士。她是黃岡人,2017年就有過一次登上街頭采血車準備獻血的經歷,但那一次,她正在生理期,因而被血站人員“緊急叫停”。這一次能獻血了,小陳露出兩顆小虎牙,笑得很開心。
        消化內科護士長劉智麗,也在獻血者之列,而這已經是她第五次參加無償獻血公益活動了。
        醫(yī)護人員比一般人對獻血行為有著更為科學的認知,正如劉智麗所說,一次獻血三四百毫升,根本無礙身體健康,相反,人體有造血功能,獻血能挽救生命。

愛心獻血現(xiàn)場(一)
        龐大的愛康獻血隊伍  
        7月9日上午,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車開到了黃石愛康醫(yī)院。血站副站長駱昡等人給醫(yī)院院長鄧建平捎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——大紅榮譽證書。
        因為多年堅持無償獻血,鄧建平被國家衛(wèi)健委、中國紅十字總會、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(wèi)生局聯(lián)合授予2016—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。
        無償獻血已經形成規(guī)律的鄧建平院長,每年要獻兩次血。當天獻血前,工作人員為他進行體檢,他體重68公斤,血壓110—80,完全沒問題。鄧院長說,自己一直堅持打羽毛球鍛煉身體,而且飲食、睡眠、工作都十分注意,所以身體狀況一直不錯。
        鄧建平說,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愿意參加獻血,其實是一種恐懼心理作怪。事實上,血液是新陳代謝的,適當鮮血反而能促進人體骨髓增長和紅細胞再生。作為醫(yī)務工作者,有責任做出樣子,打消一些人的顧慮。
        在現(xiàn)場,記者看到了許多年輕的面孔,有來醫(yī)院臨床一線的醫(yī)護人員,也有醫(yī)院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。從院長到職工,從黨員干部到一般群眾,愛康醫(yī)院獻血者是一支龐大的隊伍,而且許多人多次參加無償獻血。
 
愛心獻血現(xiàn)場(二)
        讓“生命平等”成為現(xiàn)實
        市中心血站的副站長駱昡介紹,這段時間,黃石臨床用血上,B型血庫存量還能滿足需求,但A型和O型血庫存量十分緊張。由于一些高校已經放假,加上天氣炎熱,黃石街頭的流動采血情況很不樂觀。
        “在最困難的時候,黃石愛康醫(yī)院伸出了援助之手。”駱副站長說,“愛康醫(yī)院院領導帶頭報名參加無償獻血,愛康員工素質高,有愛心,而且服務態(tài)度好,在無償獻血方面,他們走在了許多醫(yī)院前面,其他醫(yī)院一年獻一次血,愛康醫(yī)院一年會獻兩次血,這樣積極的投身公益事業(yè),確實值得我們點贊。”
        生命平等——是全體愛康人的執(zhí)業(yè)追求。而無論是在臨床一線治病救人,還是通過無償獻血奉獻愛心,都映證了愛康人的使命:用我們的愛創(chuàng)造一個生命平等的醫(yī)療環(huán)境!
        來源:東楚晚報